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彭兆荣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学术讲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7?点击:


4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兆荣应邀莅临我校匠成楼报告厅,以“民众、乡土、品牌:‘非遗’的三个面向”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朱强主持,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全体成员、各学院师生代表及拟申报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县市区非遗传承人等200余人聆听讲座。

朱强在致辞中介绍了彭兆荣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成就,并代表学校对彭教授的莅临表示诚挚欢迎。朱强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是民族精神的活态传承,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守护文化基因、激活非遗的当代生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课题。

兆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型文化品牌”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我国活态非遗作为“无形文化资产”的核心价值。他认为,民众是“非遗”的主体价值,尊重“非遗”的主体价值是遗产战略的根本,凸显乡土社会的“非遗”是一种新的价值平衡。地方性“非遗”是认识乡土社会历史的入口和路径。在经济全球化到来的今天,“非遗”作为创新性品牌在“遗产旅游”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将“非遗”作为一个品牌来保护、传承、推动,是我国“非遗”工程新的任务,将“非遗”打造成一张地方名片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之一

彭兆荣教授的讲座兼具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为非遗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启发了对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思考,也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实践指明了方向。非遗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将成为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