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审核评估学院巡礼——法学院

作者: 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深化内涵发展 突出应用特色

协同育人显成效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主责使命。法学院全体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立德树人使命,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扛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政治责任,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深化内涵发展,突出应用特色,深入推动协同育人,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院概述

法学院前身为政史系,始建于1987年。2000年更名为社会科学系,2005年分为政治与法律系、经济与管理系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5年12月,政治与法律系更名为法学院。现有法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2005年开始法学本科招生,2017年停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在同年开始招生。2018年,依托学校师资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类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新设法务金融特色培养方向,已连续开办法务金融创新试验班6届,是目前湖南省法学专业新文科改革探索的重要试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2022年,开始社工专业专升本招生。2021年,法学专业获批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省专业综合评估获评B等,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二名。2023年,社会工作专业获批全国智慧社会工作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

法学院现有科研和教学平台包括:湖南省曾国藩及湘中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委宣传部重点社科研究基地,负责人刘铁铭,首席专家朱耀斌)、省级法学类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019年,负责人朱耀斌)、省级家庭文化实践科普基地(2021年,负责人王秋香,首席专家袁明)、搜狐体育: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2023-2028,负责人朱耀斌),法律实务教学中心(2019年,主任郭超群,原娄星区法院院长)。实验室主要包括模拟法庭(致远楼202)和社工综合实训室(若谷楼408)。

法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6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20人。法学院拥有湖南省法学法律专家库专家兼湖南省审判业务专家1人(郭超群,外聘博士)、搜狐体育:高层次人才C类1人(2022,朱耀斌)、D类1人(2023,袁明)、湘中青年英才项目1人(袁明)。法学专业教师中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23人,担任娄底仲裁委员会仲裁员18人,先后担任搜狐体育: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8人。

法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274人。 法学专业学生参加全省模拟法庭大赛多次获得突出成绩,其中2023年获得湖南省第七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季军,2024年进入全省八强。2024年,社工学子获得“陆由杯”全国数字化社会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法学院形成了“三对接一协同”和“法学+金融”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法学院法学学生参加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年均通过在50人左右,2024年获得历史性突破,共有70人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在全省高校排名前列。

近年来,法学院建有课程案例库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省级一流课程——《国际法学(双语)》(孙传香主持)。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国际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孙传香主持)。 出版教材《物业管理实务》(谭景林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国际法学核心知识点精解》(孙传香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2024年,朱耀斌教授主编的《金融法案例教程》获评为学校规划教材立项,唐全民副教授主编的《模拟法庭与法律实务能力训练》实务教材拟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022,孙传香;2024,朱耀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2024,朱耀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2019,孙传香;2021,朱耀斌;2022,袁明);省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2021,朱耀斌)、重点项目1项(2018,孙传香)。在《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13部。

近年来,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院老师撰写的湖南省智库研究报告《湖南加快融入“沪昆经济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系统思考》获时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谢建辉批示并纳入省发改委“十四五”规划编制参考。参与搜狐体育:多部地方立法草案论证与起草,参与立法论证和评估20余次。法学教师被搜狐体育:人大常委会、搜狐体育:人民政府等国家机关聘为立法咨询专家、法律顾问,还应邀参加“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到企事业单位宣讲法治10余场次。与娄星区人民法院合作共建法官助理人才培养基地,连续举办法官助理联合培训班8期,累计为地方法院输送法官助理150余名,广受好评。法律援助师生团队提供法律咨询300余起,直接受益人数超1000人。积极参与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省级比赛,2022级法学学生贺彬兰获得2024年全国“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法治素养比赛湖南赛区二等奖。

二、法学院办学特色

法学院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定位,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标准化、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教学同步化、师资队伍多元化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校内与校外、专业和职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对接市场需求、找准办学定位;对接职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对接职业岗位,优化培养过程”和校地多主体协同育人“三对接一协同”的 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如图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一)拓展办学资源,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

法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与地方政府、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 企业等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实行校地双向交流机制,专门设立实务教 学岗位,正式组建了法律实务教学团队,共同编写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与实务教材,不断提升协同育人效果,构建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自 2016 年开始,学院与搜狐体育:中级人民法院、娄星区人民法院 签订了联合培养法官助理的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了法官助理培养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着力打造“法官助理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审判实务与管理、执行实务、立案实务、裁判文书、法官思维与司法技能”的实务课程清单,把司法实务课程嵌入实习环境或产学研校地 合作教育周。校地双方在教材编写、法学论坛等方面也形成了深度合作格局,并合编《法官助理实务操作教程》《书记员实务操作教程》教材。联合培养的第一批 24 名学生被娄底法院系统选聘为法官助理,

在该领域开创全省法学教育先河,《湖南日报》和《法制日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认为该培养模式实现了法学人才“订单式”培养,实现了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较高质量就业的双赢格局,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同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2019 年 8 月,与广东汉普法务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法学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由汉普法务公司负责建造高端司法实务实训室和模拟法庭,并承担法学专业学生司法实务培训与就业推荐,进一步拓展了法学专业的办学空间与校外资源。2024年,法学院组织相关校地合作方联合编写了教材《金融法案例教程》(朱耀斌主编)、《模拟法庭与法律实务能力训练》(唐全民主编),李乐平、杨长林、刘小林等教师负责校正,已由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截止2024年9月,与搜狐体育:中级人民法院、搜狐体育:人民检察院、搜狐体育:司法局、搜狐体育:民政局、搜狐体育:城管局等单位共建实习实践基地15个,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2024年6月娄星区法院真实法庭“开”进校园 校院共上法学课

2017 年开办社会工作专业以来,法学院积极与搜狐体育:民政局、司法局、市委组织部和社会工作机构与全国协会对接,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拓展交流空间,聘请长沙暖心社工、深圳彩虹社工、娄底大同社工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员走入课堂,培养社工实务人才。社工教研室支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社工实务与仿真教学探索。2019 年 9—10 月,法学院与搜狐体育:社会福利院、泓和康复医院和娄底超群社工服务中心协同打造社会公益服务品牌。这种校地合作方式贴近社会生活与工作实际,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伦理与专业实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实务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格的同步提升。

校地协同打造社会公益服务品牌启动仪式

(二)坚持多元发展,推进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了避免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法学院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 略的需要,按照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2.0 和新文科建设理念的基本要 求,法学专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极力打通相关专业壁垒,主动与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金融证券机构和以非诉讼业务为主要服务领域的金融类律师事务所如搜狐体育:淡远律师事务所、长沙华略律师事务所等开展合作,同时整合学校商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相关师资力量,共同论证法务金融培养方案,开设“法学+金融学” 的法务金融特色培养专业方向,创建法务金融试验班(2018 年首届招生),以培养既精通法律又熟悉金融业务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颇具发展潜力和广阔市场。

社会工作专业在 2017 年创办以来致力于打造交叉型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培养的优势,以社会学和社会工作核心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司法社工和社区社会工作为培养方向,融合管理学、 法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着力打造 “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社区矫正学”“社会心理学”和“艺术治疗”等特色司法社工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夯实人文素养根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社工专业人才。

(三)聚焦实务能力训练,强化专业实践教学

2023年开始至2024年7月,法学院深入调研人才培养情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构建了“课内实践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见习、专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及专业实习顶岗锻炼”的“二结合+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双师双能”师资优势突出。法学院“双师双能”教师达到95%以上,法学专业大部分教师具有法律实务经验,担任地方人大常委会司法监督专家、地方立法咨询专家、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兼职律师、仲裁员、人民检察监督员、企业外部董事等实务行业职务。社会工作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社会工作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和实务经验。

2.组建校内外教学团队。2019年,学校聘请著名法学家李步云为法学院名誉院长。截止2024年底,法学院共有专兼职教师50人,括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21人。邀请大批实务专家与理论教师组成民法、刑法、行政法、国际法和法理学等课程教学团队与专业实习指导团队。仅2024年上学期,法律实务教学中心就邀请搜狐体育:中级人民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乌兰调研法学院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法院郭超群法官、曾兴法官,搜狐体育:人民检察院刘海燕检察官,娄星区人民法院戴跃辉法官、张永红法官、陈容法官、周威法官、胡婷法官,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刘枝桂律师,湖南晨晖律师事务所刘俊生律师,湖南惟余律师事务所卢建兵律师、王纲礼律师等十余位实务专家授课。并邀请市检察院、娄星区法院、司法局等实务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论证、模拟法庭省赛指导、毕业论文指导等教学实践工作。

市检察院谢凯拓副检察长带队指导模拟法庭省赛

3.打造专业赛事,锻炼实践能力。在教务处的支持下,法学院组织学校模拟法庭大赛,大赛历时一个多月,以法学院学生为主的全校200余学生参与竞技,并邀请法学专业教师、法院、检察院实务专家担任评委和指导,做到以赛促教,为同学们搭建起了一个专业实践平台,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大赛受到实务专家们的高度评价,通过大赛学生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系统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法学院代表队荣获第七届湖南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团体季军

三、人才培养标志性成果

(一)法考通过率持续新高

法学院2021级学生法考主观题和客观题全部通过人数首次突破70人,通过人数创法学院历史新高。

近四年法考通过人数

年级

学生人数

通过人数

2021级

214人

70人

2020级

188人

46人

2019级

190人

48人

2018级

162人

48人

(二)考研、考公等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

我院2024届毕业生共299人,就业人数248人,就业率82.94%,较去年同期上涨1.47%,其中法学83.96%,社会工作78.31%;继续深造23人,基层工作13人,自主创业4人,灵活就业34人,正式签约221人。其中考研、考公等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2024届毕业生考上公务员12人,考上研究生23人。

主要行业

企业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自主创业

社会组织

考研人数

2024届

123

12

4

59

23

2023届

134

13

3

54

7

2022届

112

9

1

59

18

2021届

88

2

2

41

20

(三)优秀毕业生不断涌现

1.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

聂秦勇,男,1997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19届法学院毕业生,曾就读于法学院15级法学一班,在校期间连续两年任学校军训教官,被评为优秀教官。硕士研究生就读于长沙理工大学,2023年在长沙理工大学工作。本科毕业后,参与省级课题研究20余项,主持湖南省辅导员创新研究中心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1篇为北大核心刊物。撰写学术论文获湖南省工程法学研究会、湖南省环境法学研究会、湖南省生态文明促进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李媛,女,1997年4月出生,共青团员,2019年毕业于nba比分直播_搜狐体育-投注|官网法学专业,2020年4月至今任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共青团中央2022年第29期“青年大学习”领学人,共青团河南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青年讲师团成员。曾获得安阳市“优秀共青团员”,安阳市“理论宣讲轻骑兵”等称号。曾参与央视综合频道《等着我》、河南省委宣传部新闻专题片《从延安到红旗渠》、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新华社渠“青”如许专题片等录制。曾被新华社、人民网、央广网、中国青年报、中华儿女杂志、河南日报、安阳日报等媒体采访。

王誉桦。2020毕业于法学专业,同年通过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考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司法局。在临渭区司法局“青年干部上讲台”比赛荣获第二名。

李坤城。2022毕业于法学专业,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湖南宇能律师事务所(大三)和搜狐体育:检察院(大二)实习队队长、起点论坛教学部干事及代理社长、学生会素拓部干事、论文小组组长。担任参赛队队长,参加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获得团体三等奖。曾在学报上发表论文《疫情下网络教育的高校学生权益的法律思考》;代表法学院参加“精英之思”辩论赛获得亚军,并获得优秀辩手、“我说”演讲比赛一等奖、新生演讲比赛二等奖、感恩尚善演讲比赛三等奖、浅草辩论赛冠军、多次担任辩论赛评委、职业规划大赛二等奖、525心理文化节演出二等奖;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普通话二甲、英语四级。现为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彭璇。2021毕业于社工专业,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nba比分直播_搜狐体育-投注|官网专任教师,主持多项校级教改项目;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约关系及风险防控研究”。在校期间成绩总绩点均保持专业第一;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助理社会工作师证等证书。获得学校新进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创优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二等奖、演讲比赛三等奖等荣誉证书。

汪怡。2022毕业于社工专业,现任雪天盐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湘北分公司人事专员,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大学新生适应问题与小组工作的运用—以nba比分直播_搜狐体育-投注|官网为例》;成绩优秀,2024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学位。2021年12月1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一职,期间参与或组织学校、学院各类活动数十次,获得共青团搜狐体育:委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为共青团娄底经开区委“青年之家”系列活动负责人,搜狐体育:“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小组组员。

2.优秀博士院友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nba比分直播_搜狐体育-投注|官网法学院

地址:湖南省搜狐体育:氐星路 邮编:417000